转载:数学、结婚、知足常乐

不得不转载一篇“[数模]请用数学方法证明‘知足常乐’

这部分是一道澳洲国立大学的微观考题

设想你必须要在6年内结婚,你现在有一个女友,并且你已经确切地知道每隔3年会出现一个能做你女友的人,也就是说你在6年内要在3个女人间选择。

然而,3个女友不可能同时出现,你和第一个女友只能保持3年关系,由这3年的满意度决定是否和她结婚,3年后如果不结婚就必须分手,而且不能再回头,然后 是下一个女友,再过3年不结婚也必须分手,然后开始你第3个女友,当然,这时候已经到了第6年你必须结婚,所以此刻你就和第3个女友结婚。

请你设计一个模型,使你和最想结婚的女人结婚的概率最大。(现实婚姻不是公式,这里只是做个经济学假设)

各位,你怎么解这道题?

(Scroll down to check the answer~~~)

碰到的一个女人,不管好坏都不要
碰到第二个女人,如果比第一个好,就要了
如果比第一个差,就不要了,选第三个
假设三个女人的喜好程度是完全随机的
就有六种可能(根据偏好出现的顺序)
上,中,下(下)
上,下,中(中)
中,上,下(上)
中,下,上(上)
下,上,中(上)
下,中,上(中)
(括号中为选择结果的类型,发现上占的比例是50%)

结论是:初恋总是不能要的,呵呵

有此我做了以下推论:

由于满意度只是一种感觉,有时候是很难完全分得出高下的,所以应该考虑更复杂的情况:两个mm的满意度不相上下!于是就得分两种态度——

第一种:必须好过前面的才结婚
上 上 上 -> 上
上 上 中 -> 中
上 上 下 -> 下
上 中 上 -> 上
上 中 中 -> 中
上 中 下 -> 下
上 下 上 -> 上
上 下 中 -> 中
上 下 下 -> 下
中 上 上 -> 上
中 上 中 -> 上
中 上 下 -> 上
中 中 上 -> 上
中 中 中 -> 中
中 中 下 -> 下
中 下 上 -> 上
中 下 中 -> 中
中 下 下 -> 下
下 上 上 -> 上
下 上 中 -> 上
下 上 下 -> 上
下 中 上 -> 中
下 中 中 -> 中
下 中 下 -> 中
下 下 上 -> 上
下 下 中 -> 中
下 下 下 -> 下
结果:上=12/27,中=9/27,下=6/27

第二种:只要不比前面的差就行
上 上 上 -> 上
上 上 中 -> 上
上 上 下 -> 上
上 中 上 -> 上
上 中 中 -> 中
上 中 下 -> 下
上 下 上 -> 上
上 下 中 -> 中
上 下 下 -> 下
中 上 上 -> 上
中 上 中 -> 上
中 上 下 -> 上
中 中 上 -> 上
中 中 中 -> 中
中 中 下 -> 中
中 下 上 -> 上
中 下 中 -> 中
中 下 下 -> 下
下 上 上 -> 上
下 上 中 -> 上
下 上 下 -> 上
下 中 上 -> 中
下 中 中 -> 中
下 中 下 -> 中
下 下 上 -> 上
下 下 中 -> 中
下 下 下 -> 下
结果:上=14/27,中=9/27,下=4/27

有此得出结论为:做人要知足,只要你遇到的女孩不比前面的差,就该考虑结婚了!

嗯~~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女朋友, 爱情一卦, 生活技巧, 男朋友.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4 Responses to 转载:数学、结婚、知足常乐

  1. says:

    爱情不能拿来做比较

  2. says:

    BTW~为什么初恋不能要?我周围的长辈~排除(XXX)~都是彼此的初恋~或者说第一次相亲
    不是他们要求低~不是他们随便~而是我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老是想得到不到的东西~也有可能是我们机会太多~以至于看花了眼

  3. says:

    看着漂亮的鞋子~穿在脚上并不一定舒服
    情人是要找好看的~当然你出去玩玩的话~一定要找个好看的GF
    但是为了要过日子~找个实惠点的吧

  4. 周仁建 says:

    Hoho,从数学的角度讨论问题,是抽象的。我们都相信数字、相信概率。

    转载的只是证明提供的策略能够提高选择到“中”、“上”的概率。

    至于选择第一个男/女朋友的概率
    上=9/27,中=9/27,下=9/27
    相对于
    上=14/27,中=9/27,下=4/27
    则浮动概率为
    上=+5/27,中=0,下=-5/27

    数学世界中的概率之于现实生活,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5. Randolph says:

    初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假设检验的标准。无论是第一类错误还是第二类错误。

    周周的模型应该在加上一个初始期望。

    可能性如下:
    初恋大于初始期望
    初恋等于初始期望
    初恋低于初始期望

    结果是:
    大于等于期望的,无论如何都会提高标准。
    小于初始期望的,会降低期望值。

    这个可能会使得模型更复杂。

  6. 周仁建 says:

    突然想,Randolph的初恋期望,在实际检验中,是小于等于期望呢?还是大于期望呢?

  7. 周仁建 says:

    小七同学干脆写程序将该理论的计算结果展示出来:
    http://life.zhourenjian.com/xiaoqi-marriage-and-probiliities.html

  8. 周仁建 says:

    以上程序可以变换参数,譬如换成4个女(男)朋友,或者更多女(男)朋友
    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9. 周仁建 says:

    一贪心,我输了个数字“9”,程序挂了
    嗯,看来gf不能太多,太多就算不过来,人也会奔溃的。

  10. 周仁建 says:

    突然发现,根据该理论,如果我接下来认识的女朋友如果不比我第一任女朋友差,我就该结婚了!
    yy一下,好像周围认识的女孩子都不错……

  11. 周仁建 says:

    ……
    经鉴定,本贴已经被博主用作广告软文,用于征第二任女朋友或征婚,有意者,麻烦MSN/Google Talk上联系……

  12. 老姐 says:

    哈,晕,找个学数学的男友,看来要有一定承受晕的能力。

  13. Randolph says:

    我们开个意志拓展训练班吧。

    这里一把数学系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