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版Google搜索被DNS污染

萝卜

5月22日,Google放出SSL版的Google搜索,通过加密版的Google搜索,你可以搜索任何东西而不会被墙撞得鼻青脸肿的。然而我当时就怀疑这个SSL加密版的Google搜索在中国能够坚持多长时间:“https://www.google.com/ 会不会被封呢?”。

6月27日,由于考虑到学校方面需要过滤,Google方面将加密搜索服务从域名www.google.com转到encrypted.google.com。

而今天,我们伟大的墙已经忍不住了,通过使用DNS污染技术,使得大陆获取encrypted.google.com所对应的ip不再是真正官方服务器群的ip。Google的加密版搜索,至此失效,2个月零5天。

附DNS污染技术简介

先说DNS查询原理。你的PC向你所设定的DNS服务器发送一个UDP查询包。DNS服务器返回结果,然后你的PC解释得到对应IP。

DNS污染技术,就是在网络链路上采用并联的方式,介入一台服务器。该机器也收到UDP查询包,然后发现是查询某些特定域名的DNS查询包,便发送一个错误的IP结果包回来。当然你所设定的DNS服务器也会发送一个带有正确IP结果的数据包回来。但是由于我们伟大的墙所部署的DNS污染服务器在物理链路上总是离我们的电脑近那么几毫秒,所以被污染的DNS结果数据包总是先于正确数据包前到达我们的电脑。而我们的电脑总是采用第一个数据包的结果,所以我们杯具了。

再说一下反DNS污染技术。经过各方人士的努力证实,DNS污染技术返回的错误IP数是有限的。向国外一个不存在DNS服务的IP发送上百个敏感DNS查询包,由于DNS服务不存在,应该不会返回结果的,但是伟大的墙被触发,所以返回错误的IP结果。搜集这些有限个IP地址,就得到了错误IP地址列表。再在本地架设DNS服务器,所有查询DNS请求转到一些国外知名DNS服务器(譬如Google DNS:8.8.8.8)上,而如果收到的IP结果是在错误IP地址列表里,则丢弃继续等待正确的DNS结果。架好服务器后,把本地电脑的DNS服务器指向127.0.0.1,从而完成反DNS污染。

现成的反DNS污染软件,可参见这里这里

Posted in 和谐, 生活郁闷 | Leave a comment

Ajaxian时代结束

这几天在Google Reader上看不到Ajaxian.com的更新,我还在想,是不是主编们都放假了。今天到看到Ben和Dion发出的博文,宣布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更新Ajaxian,还说HTML5技术如何如何。

想想,这至少宣布了Ajaxian时代的结束。或许是时候进入HTML5时代了。

忘了,我什么时候开始看Ajaxian的了,应该是2005年底吧,我想。那时候是Ajax时代,而那时候我下班后是疯狂地折腾Ajax技术,也就是2005年底开搞的Java2Script Ajax工具库开源项目。而Ajaxian也报道过Java2Script项目,也报道过基于Java2Script技术的Gtalk Client in JavaScript。反正后来我形成了每天看Ajaxian的习惯,即使有时只能通过手机上网,也会选择看一下Ajaxian。

纪念下曾经的岁月。

Posted in 曾经岁月 | Leave a comment

电信封杀GoDaddy始末、得失、分析与猜测

床照

话说,6月份前后开始,国内中国电信用户访问国外GoDaddy主机站点(非GoDaddy官方网站,而是指GoDaddy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主机站点),极不稳定,速度时快时慢,而有时根本上就是访问不到站点。我使用我自己的网页版IM服务,就是挂在GoDadday主机上的。刚开始那会,一会掉线,一会上线的。而我自己查询服务器统计数据也是时常等很长时间或者干脆打不开。不过我的网页版IM服务主要面对国外用户,所以统计数据显示服务正常不受影响。而我的另外一个站点“KaKooLa热门帖子大全”,则用户掉了一半。由于KaKooLa还在尝试探索,用户掉了一半,我倒不心疼。倒是由于连接主机网络不稳定,我便不敢对已有的网页版IM服务进行更新升级。

首先,由于GoDaddy主机无法稳定连接,所以通过国外主机SSH翻墙就无法方便使用,搞得在翻墙之际只得放弃。所以考虑不使用SSH的翻墙方式,首先要破除DNS污染,除了使用要求使用值得信任的Google DNS 8.8.8.8外,还要通过一个小技巧识别国F墙从旁路网路发送的虚假DNS记录,有人放出了一个Java程序,我早两周就搞定了DNS污染问题,有些网站不用SSH翻墙也能够访问了。但是对于Google查询的连接被重置,还得西厢计划来搞。看到该计划上有一个简单的通过WinPcap网卡注入采用6次握手协议来绕过国F墙的方法,尝试下C++代码自己编译,折腾了半天,涉及太广,库的版本不太一致,而我使用的编译环境也非标准环境,懒得花两三天环境折腾,暂且放下。不过还是了解一些底层的通信原理。同时还注意到有西厢计划第二季,据称可以攻破国F墙的IP封锁。这些都是挺有意思的。

最近两三天,通过电信访问GoDaddy站点越来越不稳定,抽风得很,我便找些资料同时搜索看有什么解决之道。查了一下关于太平洋光缆的百科资料,了解中美间网络的拓扑结构,简单而言,中美间有两条海底光缆,一条带宽几百G,另外一条5T左右,而这两条光缆都在上海和汕头有登陆点。而登陆点的归属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间存在均衡,大体是上海登陆点归网通,汕头登陆点归电信。虽然说两条光缆带宽应该足够目前的网络数据传输要求,由于要保证商业运营(银行业务等),会预留带宽的。总体而言带宽并不充裕。

我在GoDaddy上租了几台主机,一开始时我发现,有时候是某一台主机连接不上,而另外一台主机可以稳定连接。所以一开始时,我需要SSH翻墙,便频繁登录不同主机。那时候通过tracert追踪连接主机所经过不同路由,发现路由不同确实会导致连接稳定性速度的不同。当然有时所有的主机都不能正常连接。今天更是发现即使是同一台主机,连接的IP不同也会导致连接的不同。譬如我一台主机有3个不同的IP,而其中一个IP上绑定的服务器我能够SSH登录也可以访问网页,而如果要通过另外一个IP进行SSH连接,则网络超时,同时也无法访问该IP上挂的网页。通过PING和tracert进行跟踪,发现这两个IP都是ping超时,而这两个IP都在出国登陆点的路由处tracert超时。而与此同时那个连接上的SSH连接一直很稳定,而访问该IP其他域名下的网页也正常。由此猜测,是否PING和tracert的网络数据包在出口网关处遭到了特殊处理。

在此次GoDaddy主机访问速度受限事件中,各种怀疑都有,譬如“中国电信封杀GoDaddy”(这源于网通可以正常访问GoDaddy站点),国F墙升级,中美线路问题,被案系统升级牵涉等。不过大部分GoDaddy主机站长已经受不了,流量减半是必然的,而国内百度搜索排名受影响也是必然的,不少的站长都已经将主机移到其他供应商。譬如IDCSpy主机侦探就已经转移hostease,而该论坛晚上的整整几页的主题都是关于GoDaddy站点访问受限的内容。其中不乏如何投诉中国电信,如何要求GoDaddy出面处理等,还有公开信,集体投诉等。

大部分站长都希望这次事故仅是技术方面的缘故而不是政策方面的缘故。因为技术方面的故障,人总归会主动地去解决;如果政策方面的缘故,则可能会被拖得很久。再次我分析一下两方面的原因,供大家放飞思绪。

美国GoDaddy方面技术原因
1. 美国GoDaddy方面的网路调整
2. 美国GoDaddy的带宽饱和,或其面向中国租用带宽不足
3.
中国电信技术方面
1. 出口带宽饱和,这个方面可能因为存在某些大商业客户要求专用带宽,或者带宽分配调整,导致给国内个人用户的出口带宽减少,都堵在出口上(网通用户据说访问正常,所以此说法不充分)
2. 电信方面进行线路调整,可能包括路由器更新,参数调整,追加系统等(电信工作人员回复投诉没有此类说法)
3. 海底光缆老化,导致传输信号不稳定。(可能性很低,光缆有专人维护,没这些影响的新闻报告,此说法也不太充分)

美国政策方面
没怎么听说美国在网络方面有什么限制,只听说美国那会为网络中立性争吵。

中国政策方面
1. 8×8日子前后总归不会让大家很自由的(21年有好些日已经过去了)
2. 中国要管制网络,什么拍照被案,这么多国内的站长都转移到国外GoDaddy上,搞个小动作,让这些人回归一下,支持一下天朝事业(有点远)
3. GoDaddy不是跟着Google宣布退出中国么,搞不了Google,还搞不了你GoDaddy小弟?(中国人很急恨?)
4. 伟大之墙升级,增加对国内用户访问国外网站的体验性干扰,选择在电信出口试点(秘密,不得而知,只有猜测)

P.S.
本想好好组织一下思路,写一下关于电信用户访问GoDaddy站点受限事件。不过总感觉写不好了,写着写着思绪就散了。我写字的风格是凡事都应该有说明介绍(至少有链接供详细了解),凡事都应该证据(说了一个事件,至少应该给出链接作为间接证据)。又因为是分析猜测,无论是否,立论否论都应该给出才是。于是我发现,我要把上面各种概念、各种介绍、各个事件都给出链接,论据都一一理清楚,我非得要花一整天不可。突然想,中国文化历来就不尊重个人的这些小权利,导致个人站长的GoDaddy访问权利被蔑视,此并不仅是哪个领导、哪个D的问题,或许还是因为我们文化根源的问题(D统领中国那么长时间,我们的文化是否有了另外一种奴性呢?)……如此想来,拿我余生都讨论不清文化根源之事,暂且打住。

Posted in GoDaddy, 思考, 生活郁闷 | Tagged , , , , | 5 Comments

电信监测

刚接到电信工作人员电话,说他们那里检测到我家的宽带在5月份里,存在发送垃圾邮件的情况……

1. 电信一直会监控整个网络,至少是监控某些应用端口(譬如邮件端口)

2. 我有那两天是通过邮件端口收了不少邮件,也发了一些邮件,显然这些邮件都被监控过滤并且标记了(至于是否属于垃圾邮件,就是人家说了算的)

3. 网络是不安全的,网络是一直被监控的,无加密的邮件收发是不安全的

Posted in 生活郁闷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杯具:搜索“周仁建”

天空之境 话说,很久前我看到log记录,有人通过Google搜索“周仁建”到访blog,我便z恋地笑了,:z)。那种感觉真好。

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再也没人通过Google搜索“周仁建”到访了,郁闷得很。

直到今天偶然读到一段介绍,我才恍然大悟:

从某一天开始,一些常用的中文单字在Google中被屏蔽,搜索包含“吴”、“温”、“贾”、“李”、“习”、“贺”、“周”、“胡”等字的词语,会出现 “连接被重置”,这导致一些很常用的词语,例如“学习”、“胡萝卜”、“温度计”等无法在Google搜索

以往,我以为只有“胡”、“温”被重置,没想到原来“周”也荣幸在内。于是赶紧Google下“周仁建”,果然给我一个重置页面。

唉,在此世间,我难道要羞为周姓?哀哉!

暂且可通过Google SSL加密版 ( https://www.google.com/ )搜索“周仁建”。

Posted in 生活技巧, 生活郁闷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Chrome v.s. Firefox

Funny

看到有文章说,Chrome从Firefox挖走了很多Early Adopters,也就是所谓的Geeks。我现在两个浏览器都在用,主要是还是Firefox,当然还偶尔用一下IE 8.0。

1. 不彻底抛弃IE的原因:我要用网上银行交日常账单,要用其来买票,偶尔还淘宝一下。

2.不全盘弃用Firefox改投Chrome的原因:Chrome不支持SOCKS Proxy的远程DNS选项,而在国内必须翻墙访问某些网站,这就使得Chrome不能胜任。

3. 用Google Chrome的原因:我日常所用的Gtalk/MSN等IM是Google Chrome下运行的WeBuzz.IM。这个Web IM应用也可以用Firefox和 IE打开,但是Google Chrome的JavaScript实在是快了不少,流畅成都不是其他浏览器所能比的。独立的Chrome的Application Shortcut和最大化应用,使得Web IM用起来更顺手。

4. Firefox的优势:Firefox的Firebug插件帮助我开发;Firefox各种插件不少;Firefox用熟了。

可以这样说,Chrome虽然短期尚不能替换,但是已经给我一个很好的期待;而Firefox还是让我很满意,让人希望她在网页速度有所突破;实在对IE没有什么期望,倒是期望银行们能够支持Firefox或者Chrome。

一句话,Chrome让我有期待,我期待Firefox更快更好,我对IE没期待

Posted in 随便说说 | Leave a comment

脑拷贝

想要和朋友分享经历?

  • 通过文字描述给他们看
  • 说给他们听
  • 让他们看照片
  • 让他们看视频
  • ……

无论通过文字、声音、照片、视频等方式,其实都一种拷贝,我这里称之为脑拷贝。这性质和电脑的文件拷贝粘贴差不多,只是电脑的拷贝是完全复制,而且所有字节不变,保持数据的一致,无任何质量损耗。上述文字、声音、照片、视频等方式的拷贝,则是有损拷贝,而质量损失很高;同时无论是从拷贝源还是拷贝目标来看,这些方式的拷贝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由于拷贝质量差,可能分享的经历大打折扣;而拷贝耗时,则决定了一个人一生无法进行更多的拷贝。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一开始我们通过直接的交谈(声音)来拷贝,后来我们发明文字以及绘画,得以通过文字纸张来进行拷贝,后面我们发明了录音机、照相机,我们得以通过纸张上的照片和载体中的声音进行传播拷贝,后面则是视频、电视、电影等方式的拷贝,现在我们还有互联网的传播拷贝,使得拷贝更为方便,而次数也增加。

低效低质的脑拷贝依旧还是一个瓶颈,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拷贝方式是否会被另外一种更为高效高质量的脑拷贝方式所取代呢?

Posted in 思考 | Tagged | 2 Comments

https://www.google.com/ 会不会被封呢?

通过SSL加密版的Google Search:

https://www.google.com/

你可以搜索任何东西,而我们伟大的GFW则无法探测你正在搜索什么了(数学的胜利),也就无从说起封什么8*8或者Hu/Jiang * *等了。

可是,GFW会不会直接封掉https端口443呢,或者干脆再次把Google.com全封了呢?

竞猜:究竟GFW可以忍耐1周,还是1个月,还是3个月,抑或1年?

Posted in 来一卦, 生活技巧 | 6 Comments

转载:Twitter小电影:爱情故事

出处:http://liumiao.com/blog/?p=1023

love-story

By 刘淼,2010年3月。

灵感来自徐冰地 书

Posted in 乐一卦, 爱情一卦 | Leave a comment

转载:不疯魔不成活儿

来源:南都周刊2010年度第18期 不疯魔不成活儿

http://www.nbweekly.com/print/article/10331_0.shtml

很多人以为会玩魔方的人一定脑子特灵,空间想象能力特强。其实,自从世界上有了魔方公式以后,玩魔方跟数学能力、 智商已经没啥大关系。
自从世界上有了魔方公式以后,玩魔方跟数学能力、智商已经没啥大关系。
只要有兴趣,人人都能成高手。
南都周刊记者_胡雯雯? 摄影_戴会锚 邵欣 孙海
中学老师谢捷用三年的时间将三岁的女儿恩希培养成了世界纪录年龄最小的还原魔方者。
前不久,AJ的一个自制手工魔方被一位外国魔友订走了,出价100美金。
“耗子”认为,套用公式还原魔方是个捷径,并不能获得玩魔方的真正乐趣。
抛开公式,靠自己去摸索反而更让人沉醉其中。
到模型店买塑料片、ABS胶、贴纸,找几个三阶,又锯又切,然后拼装打磨……
自制魔方的乐趣,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快速还原并不是终极目标
前后不过半分钟。
魔方在玩家AJ的手指点拨下飞快旋转,就像被按了快进播放键。还没等旁人反应过来,已经复原回了六面同色。
“我的速度不算特别快的,平均还原一次二十多秒吧。世界上最快的成绩是7.08秒。”
很多人以为会玩魔方的人一定脑子特灵,空间想象能力特强。
其实,自从世界上有了魔方公式以后,玩魔方跟数学能力、智商已经没啥大关系。
所谓的魔方公式,就是使魔方每个块向特定位置还原的一些旋转规律。这套公式是无数魔方爱好者慢慢推算研究总结出来的。得益于网络和电脑的发 展,这种还原魔方的“秘籍”有了更好的简化和推广,魔方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原来曾被魔方难得抓耳挠腮的人开始步上了“魔道”。
以至于初入门的魔友会有一种“强迫症”,看到打乱的魔方就想还原。甚至可能去想办法找更“乱”的状态去还原。
2004年,福建魔友大烟头从网上下载了一款魔方游戏软件,里面各种千奇百怪的魔方让他眼界大开。如痴如醉地玩了一个月,将它们全解出来后 仍觉不过瘾。于是,他又下载了上万张不同品种的魔方图片自己来照着做。
渐渐地,仿造的样品也没办法满足他了,因为任何魔方只要破解过一次,他就会记得,根本不用记录下来。这样也就失去了挑战性。
北京玩家“耗子”就认为,套用公式还原魔方是个捷径,并不能获得玩魔方的真正乐趣。抛开公式,靠自己去摸索反而更让人沉醉其中。
英格兰一位叫帕克的建筑工人从1983年买下魔方开始,一直在为解开魔方奋斗着。他不信邪,不看公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破解。历经26 年、2.7万个小时后,他终于成功了!“当我确定每一面都是同样的颜色后,我哭了。你知道吗?这26年,我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它在转。”帕克骄傲地说,“因 为玩得时间太长,我还弄伤了手腕。现在,我终于摆脱了它的魔力。”
“生活就像魔方,打乱的方式千变万化,但还原的形态只有一种。”
“耗子”喜欢在玩魔方的过程中琢磨规律,甚至让这种习惯渗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我习惯对所有的事情都先观察总结出它的规律,然后按部就班。”在北京上班的他,每天的上班时间都计算得很精确,搭公车和打的两种方案,到了某个时间点准 时切换;每次买回来的蔬果,立刻要吃的,要放两天的,长时间储存的,分类规划得井井有条……只要掌握了规律,不论发生什么状况,总能让它回复正常。
但是话说回来,谁说魔方的乐趣就在于按某种方法、或在多短时间内还原呢?贾宝玉不就说过:扇子可以扇风,也可以撕着玩。没有人规定只有还原 才是玩魔方的目标。“只要你在摆弄魔方时得到了乐趣,那就足够了。”
手艺迷和收藏家
把魔方玩出境界,除了苦练规律的技巧迷,还有剑走偏锋的手艺狂和包罗万象的收藏家。
前不久,AJ的一个自制手工魔方被一位外国魔友订走了,出价100美金。
AJ第一次有自己做魔方的念头,就是因为看到了大师的经典作品Fisher’s Cube。
“当时我觉得太神奇了,这个打乱后像刺猬一样的魔方,怎么可能是由普通三阶变出来的?”
对着一张网上下载的Fisher’s Cube图片,AJ研究了好几天,然后到模型店买了塑料片和ABS胶、买贴纸、找几个三阶,又锯又切,然后拼装打磨……第一个作品出来,非常成功。之后, 又陆陆续续有了其他作品:六角柱、Axis、双心形、钻石形、花形……
要买到这些魔方,要么得花高价千方百计地找到原版,要么只能忍受低质量的山寨品。而MOD(自制或改造魔方)让AJ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稀有魔 方,而且独一无二。
在仿造都玩得失去挑战了之后,“大烟头”索性开始自己设计魔方。自己出难题然后配备独家秘笈让别人来解,过瘾!
国内不少收藏家都有他的“魔中魔”系列,这种一个方形魔方内套圆形魔方的版本,不少人根本就舍不得打乱:“还原起来太复杂了!”
魔方藏家的乐趣则在推广。
广州南武中学的老师谢捷用三年的时间将三岁的女儿恩希培养成了世界纪录年龄最小的还原魔方者。他班上的学生,现在几乎个个都会魔方,而且有 几个的速拧成绩非常厉害,十几秒就能还原一个。
他发现,这些学生玩魔方以后,专注力和观察力都提高了很多,也更爱提问了。考试成绩反而攀升不少。
他每逢逛魔方店,看到有新品就忍不住收罗回家,有时甚至一花就是一两千元,如今家里的魔方少说也有几百个。在他的收藏中,除了不同结构不同 厂家的各色魔方外,还有不少普通三阶连包装都没拆的,备着随时送人。
“要是哪一天,公车地铁上玩魔方的跟玩手机MP3的人一样多,那该多让人兴奋啊!”
链接
魔方的玩法,你会几种?
普通玩法:帕克式玩法,纯粹娱乐,不学公式,不练手法,只要成功拼出一面就不错。
竞速玩法(速拧):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公式,能熟练复原魔方,那就开始追求最快的复原速度吧。速拧的重点在于:使用的方法要简 便、步骤要少,魔方要无比顺滑,不影响还原时间,最后,灵巧的双手和卓越的观察力和反应力是最重要的。
盲拧:盲拧可以说是每个魔方玩家的梦想。拿到打乱的魔方时看上几眼,蒙上眼罩后就能凭记忆还原整个魔方,这种玩法对一个人的 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有极大的考验,也是赚足喝彩和眼球的不二法门。进行复原的过程。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的,也就是说记忆魔方的时间也算在总时间 内。目前盲拧世界纪录为30.94秒,由中国的庄海燕保持。
单拧: 只用一只手转动魔方进行复原,对手指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因为没有另外一只手的帮助,魔方难以保持平衡,尤其是在高 速转动的过程中。目前世界纪录为Lee Seung-Woon创造的11.97秒。
脚拧: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而且看起来也不太雅观,但是的确有人用脚来复原魔方,并且速度比起许多新手来快多了。当然,它的 玩法比较受局限,不是你随时随地想发挥就好意思发挥的。世界纪录为Chang Jee-Hoon创造的36.94秒。
花式拧法:有些人精通魔方,却不屑于竞速,那么他们干吗呢?不如用手中的魔方拼出美丽的图案吧。其实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 事,因为你要预测到每块的移动,而且还要保证所有面的图案的完整性。
玩物不是玩具
普通的魔方,偶尔转转还行,要是一天练上几个钟头,褪色、散架不说,还会让手酸痛不已。专业魔方,手指轻轻一点就转起来了,还具有极佳的容 错性,让你一层还没完全复位便可以拧下一步,速度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对于资深玩家来说,几元钱的只能算小孩的“玩具”,动辄几十上百元的专业魔方才是入门 级武器。
(除标注外,均由北京魔友收藏家“耗子哥哥”提供拍摄。部分图片为了保护版权隐去了logo字体。)
永俊九阶魔方
破解了三阶魔方,就有人想挑战四阶;搞定了四阶,又瞄上了五阶……对于高阶魔方的爱好者来说,层级的突破是永无止境的。世界上做高阶魔方最 出名的是希腊的V-cube品牌,但它的高阶魔方只出到了七阶。现在面世的成品高阶魔方中,最高的可以达到11阶,关于12、13阶,有的只是图片和宣传 资料,还没有真正拿出样品。其实高阶的还原玩法跟低阶魔方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每提高一阶还原步骤就更加繁琐,需要的时间就得加倍。当然,捧着这么一个庞 然大物,给你带来的将是更多的回头率和手腕的酸痛。
价格:约¥800元
Square 1
一个外行拿到Square 1 的第一个反应,通常不是“怎么还原?”而是“这玩意儿怎么打乱啊?”Square 1又叫做SQ1,是由Karel Hrsel和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发明的。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形 成无数千奇百怪的变形。它的复原难度,在于不仅要求你回复原来的形状,还要让颜色一致,非常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Fisher’s Cube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方方正正,打乱了却横七竖八,活像刺猬的魔方。Fisher’s Cube是由世界级改造大师Tony Fisher于1985年发明制造的,有单色和六色两种。它颠覆了棱块与角块不可交换的规则,改变了棱块与角块的安装位置。使打乱了的魔方形状怪异,外观 造型更加多变,大大增加了挑战难度。
Meffert Flowerminx花朵
这个美得像花朵的五魔方,一旦打乱后会变得龇牙咧嘴。但它的原理跟五魔方其实是一样的。
官方价格: $36
Meffert金字塔25周年纪念版
传闻它是德国科学家Uwe Meffert 教授在1970年研究金字塔能量模型时无意中发明出来的。但由于早期一直被当作普通益智玩具,它直到1981年才通过申请专利并被认可。它的构成尽管不简 单,但就算不会公式,给你一天的时间去琢磨,也是可以解出来的,只要有一点思考加上一些运气,不妨试试看。
官方价格:$25
Teraminx七阶五魔方
MF8出品的这款Teraminx七阶五魔方,将每一面分出了密密麻麻的层次,结合了高阶魔方和五魔方的玩法,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就算一 分钟就能还原三阶魔方的玩家,还原它也起码要两个钟头。
市场价:约¥800元
Rubik鲁比克三阶地球仪
这是Rubik1982年出品的,早已绝版,是“耗子哥哥”在一位外国人处淘到的二手货。它除了挑战你的还原能力之外,也考验着你的地理知 识,当然更适合当作装饰品摆进书柜里。
Rubik’s touch 鲁比克电子魔方
自从1974年发明魔方并申请专利后,Rubik已经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世界最顶级的魔方品牌之一。经典的三阶魔方(即三层的正方体魔方) 依然是其最畅销的产品,并有不同的版本。这是Rubik最新推出的TouchCube,可称作是IPhone版的三阶魔方,可以通过手指划过触摸屏表面, 轻快地移动每一层。万一没法还原的话,没关系,只要让电子系统自动还原就行了,用不着螺丝刀来大卸八块重新组装。
官方价格:$149.95
亚历山大之星
如今早已绝版的亚历山大之星,是众多收藏家的觊觎之物。它由亚当·亚历山大于1982年发明,是一个有30块可移动部分的正十二面体形状的 魔方,可以让五块一组的星形环绕最外侧顶点旋转。
Meffert Egg 蛋形魔方
Meffert一向喜欢出品各种异形魔方来挑战人的功力。不要小看这枚魔方的3×3结构,没事的话别随便打乱它,不然够你冥思苦想的。即使 三阶魔方还原成绩在15秒以内的高手,转这个蛋可能也要超过半小时。
官方价格:$42(由广州魔友谢捷老师提供)
Posted in 玩一卦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